新闻动态
自“歼-36”战斗机首次亮相以来,关于其设计的画面越来越多,但公众对于其设计意图却感到越来越困惑。美国媒体《战区》在2025年6月7日的报道中提到,随着“歼-36”战斗机最新画面的公开,展现出该机至今最清晰的前视图。然而,尽管细节有所揭示,美国的航空专家们依然无法看透其设计思路。从外形来看,歼-36的尺寸既大于所有战斗机,又小于任何轰炸机,仿佛是重型战斗机与战术轰炸机的融合体,令人疑惑其具体定位。
自“歼-36”问世以来,关于其设计的官方信息一直寥寥无几,甚至在试飞期间,公开的画面也极为有限。因此,尽管最近公开了新的画面,展示了一个不同的视角,但对美国航空专家来说,这反而让他们对其设计意图更加迷惑。专家们不仅对其尺寸感到困惑,更多的是不解其设计的具体思路。
展开剩余77%根据最新的画面描述,“歼-36”的驾驶舱配置采用了并排座位布局,机腹部设有三个开放式的武器舱,其中两个较小的武器舱横跨于一个大型主弹舱之上。之前,美国航空专家便猜测“歼-36”会采用类似美制F-111攻击机的双座并排座舱设计,而此次则得到了证实。通过画面中的细节可以看出,飞机装备了两个独立的HUD(平视显示器),而两名机组成员的配置似乎是为了满足“歼-36”在多任务执行上的需求。然而,这种配置在传统意义上,更像是攻击机的设计。
根据进一步的分析,画面中的武器舱设计揭示了更为丰富的细节。在大型主武器舱的两侧,确实存在两个较小的武器舱,这些小武器舱将空对空导弹以及小型制导空对地武器的挂载需求考虑在内。从以往的画面来看,歼-36的双轮式主起落架上有两个大型模压外铰链舱门,另外还包括两个较小的前起落架舱门。这些细节显示,歼-36的设计不止注重战斗机的快速机动性,还兼顾了多种战斗任务的需求。
“歼-36”战斗机的内部空间十分宽敞,武器舱的配置也显得尤为巨大,远超歼-20的武器舱。其主弹舱可以容纳大量的小型弹药,而侧弹舱则专门为挂载空对空武器提供了足够的空间。新确认的小型武器舱则更适合携带空对空导弹和小型空对地导弹,符合美国专家的预测。
美国媒体还指出,“歼-36”战斗机的机头两侧装有电光和红外传感器,它们通过大孔径舷窗与飞机系统相连。机身两侧下方的梯形进气口和背部的进气口也给飞机的设计带来了更多细节。下方的进气口形状与F-22战斗机的类似,暗示着歼-36在追求高速性能方面的设计需求。
虽然这些细节的曝光增加了对歼-36的了解,但它们也引发了更多的疑问。美国航空专家仍然难以确定“歼-36”的最终定位。长期以来,美国一直怀疑中国是否在进行所谓的“区域轰炸机”项目,并为其赋予了“JH-XX”的编号。现在,专家们开始怀疑,“歼-36”是否与“JH-XX”项目存在某种联系,甚至可能将其与下一代重型战斗机的角色融合在一起。
至今,美国的航空专家尚未弄清楚歼-36的定位到底是制空战斗机,还是对地攻击型轰炸机,抑或介于两者之间的多功能平台。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或许在于美国对于六代机的认知尚未清晰。他们的思维模式仍然停留在五代机的范畴,对于六代机的定义和认识还远远不够。美国的航空技术尚未成功推出六代机,因此,依赖五代机的设计思路来分析六代机无疑会导致认知上的滞后。
美国自己尚未研制出六代机,而是停留在五代机的技术框架中,这使得他们对于未来战机的认识存在明显滞后,类似于中学生面对高中生的试题,差距显而易见。
美国媒体《战区》在分析中指出,试图将战斗机单一化归类已经不符合现代技术发展的要求,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过时的做法。“歼-36”战斗机的多样化设计提示我们,现代战机正在朝着多用途平台的方向发展。随着技术进步和成本的增加,未来的战机型号将越来越少,甚至可能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战斗机或轰炸机。美国媒体意识到,单纯称“歼-36”为轰炸机的做法已经显得过于简化,并不能真正反映其综合作战能力。
美媒认为,现有的B-21轰炸机已经具备了多任务功能,而“JH-XX”和“轰-20”等飞机也是多用途平台的代表,单纯使用“轰炸机”这一名称不再能准确描述其战斗能力。这种分类方式,可能只是历史的延续,而无法体现这些飞机真正的战斗价值。
随着更多关于歼-36的画面曝光,外界对这款战机的理解将逐渐加深。这是一个逐步揭示的过程,等到歼-36正式服役时,或许它将彻底改变未来战机类型的界定。然而,美国航空专家是否能及时更新他们的知识,理解何为六代机,依旧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在这场认知的较量中,美国或许已经进入了“风水轮流转”的阶段,开始面临认知上的滞后。
发布于:天津市下一篇:因劳动争议,立高食品起诉许思婷